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求医问药》 > 2009年第4期
编号:11783029
肿瘤治疗有哪些新进展
http://www.100md.com 2009年4月1日 《求医问药》 2009年第4期
     目前,在一些发达国家,肿瘤患者的死亡率已经有所下降。与此同时,肿瘤治疗的方向正在从彻底杀灭癌细胞,向着既要提高疗效,又要把药物的副作用降至最低,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方向悄然转变。导致这一转变的原因不仅是人们对肿瘤有了更深入的认识,也得益于治疗肿瘤新技术、新药物、新方法的不断涌现和应用。那么,肿瘤在治疗上主要有哪些新的进展呢?

    一、分子靶向治疗异军突起

    总的来说,分子靶向治疗的出现与发展是肿瘤治疗方向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。所谓分子靶向治疗,是针对可能导致细胞癌变的环节(如细胞传导通路、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、细胞因子及其受体、肿瘤血管形成和自杀基因等),从分子水平上来逆转这种恶性的生物学行为,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,甚至使其完全消退的一种全新的生物治疗模式。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,大量的分子靶向药物不断上市并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,这不仅证明了分子靶向治疗理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,也为广大肿瘤患者带来了福音。与传统的化疗药物相比,分子靶向药物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①它只针对肿瘤细胞发挥作用,故降低了药物对人体正常细胞的杀伤力,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患者的全身毒副反应。②如果治疗有效,患者可以长期使用该类药物。③它尤其适用于难以耐受或抗拒放疗、化疗,以及失去手术机会的患者。

    在临床上,已经被广泛应用并获得较好疗效的分子靶向药物主要包括:

    1.易瑞莎(吉非替尼):该药是一种口服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(EGFR)酪氨酸激酶抑制剂,主要用于既往接受过铂类和多西紫杉醇化疗的患者,或者不适合化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二线治疗。但临床应用表明,该药更适用于不吸烟的东方女性肺腺癌患者。易瑞莎的主要毒副作用是可使患者出现消化道反应和痤疮样皮疹,但这些不适的症状均较易耐受。最新的研究证实,易瑞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多西紫杉醇相似,但应用易瑞莎的患者其肿瘤进展的风险降低了,生活质量更高了,药物的毒性处理费用也降低了。此外,易瑞莎还可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维持治疗和肺癌脑转移的治疗,而且已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......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7892 字符